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中的快与慢

猫和松鼠zengys 择善行者
2024-09-21
“慢即是快”或“SLOW IS FAST”是老生常谈的话语,之前我也认为很对,近期没看财报已有半月有余,可能是身体想慢一点,以对抗内心的求“快”,记录下所思所想。
慢与快,涉及到自然界的铁律—边际产量递减定律,从李俊慧老师那边学到的知识,它从来没有被事实推翻过。即各种生产要素在技术上有一个最优的搭配比例,在其它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当我们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并逐步向这个最优比例靠近,这个过程中总产量是上升的,很可能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最优产量。超过了这个最优比例,当我们继续持续增加这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在边际上,总产量增加得越来越慢,最终变成减少。
其背后的逻辑有二,一是过多的生产要素闲置着不对增加产量起什么作用,二是甚至可能会妨碍生产,导致产量下降。如果没有边际产量递减定律的约束,则生产者会选择无穷尽地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以扩大生产获得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产量,显然在真实世界中看不到这样的事实。边际产量递减定律可以灭掉“木桶短板理论”、“扬长避短”等管理学毒鸡汤,可以解释企业并不是越大增长越慢但做大后多数会走多元化之路等现象,我觉得,可能还可以说清楚慢与快之间的关系。

1、当快则快

我朋友说“学习有个特点是前20-30%的学习起来很难,一旦突破后面就会势如破竹,所以务必要集中火力保证时间投入。”我深以为然,这两年无论是学习唐朝老师与李俊慧老师的知识体系,还是最近的阅读财报,我都用此方法,无往而不利。
我理解,在边际产量递减定律起作用的前半段,在最优配比还没达到的时候,阅读需要快,快速掌握框架,也就是前百分之二三十的框架体系性内容,要下苦功夫,集中攻坚掌握,后边就随心所欲了。
我在学习唐朝老师与李俊慧老师的时候,先读《巴芒演义》、《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经济学讲义》,读它个2-3遍,以理解代替记忆,理解不了就跳过,2-3遍之后也理解不了就放过。然后就去读所能搜寻到的公众号等网络零散的文章,去听喜马拉雅等零散的课程,看的时候带着学习过的课本知识框架去理解文字或事例。再然后,又去重读一遍课本,加深对框架的理解。
我在学习阅读财报的时候,平时也零散看了些书房文章,先读了2遍《手把手教你读财报》。在今年准备正式上车之前,又看了一遍课本。然后把唐朝老师关于茅台的所有分析文章都读一遍,掌握其分析企业的框架,集中在一周内看完,在头脑中形成体系概念,大体知道哪个点重要,哪个点唐朝老师分析过,手法是什么。然后就照猫画老虎,用唐朝老师的分析框架去套,拿起一份财报,从第一页开始,一直看下去。好像初步掌握框架方法后,并没有那么难,特别是如茅台这般简单的生意,特别是如我这么抓大放小的阅读。我倒不觉得是走马观花,而是觉得很多时候,财报只是起点,投资学习没有终点,我读这一遍尝试从大的方面去理解企业,并不代表我下一年不会再搞一遍去理清财务细节。可能每个人判断不同,如果非要论出个高低,在我理解范围内,“一眼定胖瘦”可能比“精致的正确”要更节省力气,更适合我吧。
如此,好像大体能够建立起来体系,于我,说不上掌握,但至少是有印象的,知道有那些重点,重点在那本书上或那个文章里,大概是怎么样。如此,大抵能多一些所谓定力,定而后能虑。

2、当慢宜慢

有人又说了“慢就是稳、稳就是快”,我前几年才听到这句话,有点震撼,觉得此人说话水平高。当然现在又学习了两年,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并不是套套逻辑。
我理解,边际产量递减定律为什么叫“递减”,其前半段也是边际递增的啊,也许真实世界中,后半段往往来得长得多。在快速掌握框架体系,达到最优配比之后,学习宜慢,慢工才能出好东西。很多时候,想快也快不了,铁律决定了的。
最近两周没有学习财报,倒不完全是太忙,确实是心里不安定,有点怕自己走得太快。一天甚至半天读一份茅台财报我觉得说得过去,毕竟它简单好理解。但一天读一份业务更复杂、繁体不友好的腾讯财报,说实话,内心有点怕。我想我是不是步子迈大了,所以这两周浑浑噩噩,啥也没干,因为没想清楚应该干嘛。
现在想来,我应该再看一篇新手财及相关陪读贴,把关于腾讯报表财报细节的书房问答都找出来,再对照报表和课本过一遍,把腾讯的重点财报科目记账手法及其异同、变化都再学习一次,然后再去逐年一份份读财报,可能是当下更适合我的所谓“慢”的方法。

3、慢即是快

慢即是快不是新理念,而是老方法。
在我理解范围内,我国的所谓应试教育是符合国情、作用很大的教育体制。这些年来,我们在学校学习知识的方法,不就是老师精选教材(高人指点),然后老师备课授课教我们理解框架(快速学习高人体系与框架),再然后我们反复做习题(一份份阅读财报),并通过定时不定时的考试(周记反思或年终的收益率考核),最终,我们学会了知识。虽然,到头来,很多生物、化学等知识我们都忘记了,看起来是没有用的,但我们当初学习的时候很可能理解了,在后来内化为了技能或者思考方式,影响着我们后来的人生选择。我确实不应该以我记不得、用不上高数,去否定当初的学习,至少它为我提供了进入当前平台的敲门砖,让我还有机会搬砖养家。
牛得PLUS的巴神也常常教导我们“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我们太渴望马上变富,当然,慢慢变富并不是一直穷或到老才有钱,而是越来越富。当我知道我一定会富的时候,快与慢、迟与早,有什么区别呐。
东方即白。我又该不太情愿地、又不得不的去搬砖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择善行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